(资料图)
在古代,一日一夜分为十二小时,即:子、丑、寅、毛、辰、三、午、未、沈、酉、戌、亥。每个时间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现时间来命名每一个时间。子时23~1点,丑时1~3点,寅时3~5点,卯时5~7点,辰时7~9点,巳时9~11点,午时11~13点,未时13~15点,申时15~17点,酉时17~19点,戌时19~21点,亥时21~23点。
子鼠:下午11:00至晚上1:00,丑牛:晚上1:00至3:00,银虎:晚上3:00至早上5:00,毛兔:早上5:00至7:00,陈龙:早上7:00至9:00,蛇:早上9:00至11:00,下午1:00至3:00,申猴:下午3:00至5:00,酉鸡:下午5:00至7:00,徐狗:下午7:00至9:00
12小时是中国古代的计时企业。古人把日夜平分为12段,每段称为一小时,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。12小时以地支的名义命名。据说每个时间都是根据12属相里动物的日常作息时间命名的。
夜深者子,鸡鸣者丑也,平旦者寅也,日出者毛也,食时者辰也,角中者也,日中者午也,日失者不也,哺时者申也,日入者酉也,晚上者徐也,人定者亥也。
标签:
03-18 14:53:54
03-18 14:51:07
03-18 14:47:48
03-18 14:44:44
03-18 14:40:44
12-04 14:30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