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路北
(相关资料图)
一场旨在改造老旧城区
焕新居住环境
推动融合区块发展的征迁攻坚战
正在悄然打响
今年以来,路北街道抓住中央绿轴区块开发和“五大攻坚”行动的新机遇,一手抓城市更新,一手抓民生福祉改善,快速启动房屋征收和闲置区块高效利用攻坚战。截至目前,中央山绿轴区块民房腾空约33%。
随着攻坚战的推进
一批关乎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征迁遗留问题
将彻底得到解决
↓↓↓
一张蓝图看未来
中央山绿轴区块位于路桥城区北侧,规划范围东、南至灵山街,西至龙栖路,北至内环口,在《台州市路桥区中央山绿轴区块详细城市设计》批后公布中,该片区功能定位为:集都市休闲、文化娱乐、行政办公、高端居住于一体的山水型都市休闲活力区。
摊开规划图
可以看到
▼
该区块总用地面积约424亩,涉及厂房、仓库51481平方米,征迁户23户、7738平方米。其中涉及路北街道隆湖社区管前片、和兴社区徐翁片,需腾拆民房105间,厂房36家。
俯瞰整个待拆区块,不难发现,该区块厂房和临时厂房多、业态多,待拆民房多为四层砖混结构小楼,多为早期自建,缺少规划且破旧。
根据规划,徐翁片、管前片纳入中央山绿轴区块后,将与未来规划落地的新区府大楼周边连片焕新,形成集行政、商贸、文化、休闲等领域于一体的绿轴生态圈。
一图作战清脉络
“前期已完成全部厂房、仓库评估,完成90%的民房签约。同时启动腾空、拆迁,目前区块已经腾拆了三分之一。”在路北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,工作人员洪熙指着一张实景航拍图说道。
在这张民房标注图上,每家每户涉及到的腾拆范围、户主名字及变更情况,均被一一标注,红色标注已签约、蓝色标注未签约、紫色标注已腾空。通过这张实景图,征迁进度一目了然,成为专班成员掌握一线“战况”的作战图。
“从我们调研情况来看,剩余户基本都因诉求过高、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未签订补偿协议。主要是买卖户问题,未签协议中的5户涉及房屋买卖、人口新增及安置面积等争议,导致一直未完成征迁。”
——街道专班负责人
针对两个片区情况
专班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一线“把脉”
制定“一户一策”切中“要害”
“我们管前征迁户规划安置在舜山府,由于目前还在建,所以过渡安置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。考虑到大部分村民故土难离,过渡以投亲靠友为主,村社给予补贴,同时调度区域内闲置的临时房,妥善安置剩余村民。在过渡安置的过程中,我们精准排摸户内人口,为后续签约安置提供依据。”
——隆湖社区管前经济合作社社长陈后春
和兴社区的徐翁片区则属于“应拆未拆”范围,不少征迁村民早几年已搬进双水名苑居住,但旧房屋仍未腾空,部分自住,部分租赁。临街的门面房被租给商户经营,经营业态复杂,腾拆难度大。针对这一情况,街道专班从租户、户主“双管齐下”,腾拆部分门面房,以腾促拆,以拆促腾,形成整体推进氛围。
一支铁军战征迁
身处一线,必须“干”字当头,深入群众、倾听民声、力解民困、积极作为……在路北,这支征迁铁军正凝成一股强大合力,包干到户、包干到人,做政策普及的“宣传员”、攻坚克难的“攻关员”、矛盾化解的“协调员”。
“五一”假期,绿轴签约包干责任人刘挺与征迁户陈某某协商签约事宜,邀请退休干部陈仙亮一起做工作。陈仙亮去年自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岗位退休后,由于常年居住在徐翁片区,情况熟悉且受村民信任。此次绿轴签约,陈仙亮二话不说,主动走村“牵线”,说服有顾虑的村民,充分发挥了“熟人、熟事、熟地”作用。“我是征迁老兵,虽然退休了,但是街道征迁需要,我就义不容辞来帮忙。”陈仙亮说道。
随着区块腾拆强势推进,征迁户态度有所松动,也愿意跟专班掏心详谈,初步表现出签约意向。包干责任人陈绵绵乘胜追击,采取背靠背形式,与买卖户分别做工作,不断缩小买卖双方的差距,向成功签约更进一步。同时,街道邀请律师进驻专班作法律顾问,以案说理,为买卖户征迁提供法律建议。
连日来,路北街道与新城管委会多次召开碰头会。通过保障资金,确保政策处理有序推进。同时明确政策界限,制定重点区块解决方案,协调攻克“硬骨头”。目前,有2户已出初步解决方案,为后续签约做好准备。
第一批签订协议并安置的现基本拆除完毕
从4月18日开始
启动36家厂房拆迁工作
同时发放腾房公告
启动评估校对工作
对已签未安置的发放腾房公告
千万个“小家”的焕然一新
换就城市“大家”的万象更新
期待中央绿轴区块早日焕新
为城市新封面提升建设贡献力量
路桥发布
如侵联删
标签:
03-18 14:53:54
03-18 14:51:07
03-18 14:47:48
03-18 14:44:44
03-18 14:40:44
12-04 14:30:57